切换到宽版

[原创] 不同环境下辅助阳极的巡检周期该如何设定?

微信扫一扫到手机

随时看帖、分享到朋友圈

小编教你如何扫二维码>>
阅读:132 |   回复:0
 
发帖
28
精华
0
绿叶
55
小红花
23
[复制链接]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  发表于: 12小时前


辅助阳极的巡检周期需根据环境腐蚀性、阳极类型及保护场景差异化设定,高盐环境阳极结垢清理以 “垢层厚度≤1mm、不影响电流输出” 为标准,清理不及时会导致保护失效、阳极加速损耗等严重后果。


一、不同环境下辅助阳极的巡检周期设定
巡检周期的核心原则是 “腐蚀环境越强,巡检越频繁”,同时结合阳极类型(MMO 阳极、高硅铸铁阳极等)和应用场景(土壤、海水、工业介质)调整,具体如下:
1. 土壤环境
普通土壤(电阻率 50~200Ω・m,中性):MMO 阳极每 6 个月巡检 1 次;高硅铸铁阳极每 3 个月巡检 1 次;废钢阳极每月巡检 1 次(因消耗快,需重点关注剩余量)。
高盐土壤(沿海、盐渍土,电阻率 < 50Ω・m):所有类型阳极均缩短至 2 个月巡检 1 次,重点检查结垢和腐蚀情况。
酸性土壤(pH<5.5):MMO 阳极每 3 个月巡检 1 次;高硅铸铁阳极每月巡检 1 次,需额外检查钝化膜完整性;废钢阳极每周抽查 1 次,及时补充更换。
高电阻率土壤(沙漠、岩石区,电阻率 > 200Ω・m):每 6~12 个月巡检 1 次,重点监测接地电阻和电流输出稳定性,无需频繁检查腐蚀状态。
2. 水环境
海水环境(近海、海上设施):MMO 阳极每 3 个月巡检 1 次;高硅铸铁阳极每 2 个月巡检 1 次;水下深井阳极可每 6 个月结合潜水作业同步巡检。
淡水环境(河流、水库):MMO 阳极每 6 个月巡检 1 次;高硅铸铁阳极每 4 个月巡检 1 次;重点关注水流冲刷导致的阳极移位或电缆破损。
工业污水 / 酸碱介质(化工废水、电解液):无论何种阳极,均每月巡检 1 次,需检测阳极表面腐蚀、结垢及介质对阳极的侵蚀情况。
3. 特殊场景
城市密集管网区域:受杂散电流干扰,每 3 个月巡检 1 次,同步监测周边管道电位,避免阳极电流干扰扩散。
偏远无市电区域(太阳能 / 柴油供电系统):每 6~12 个月结合系统运维同步巡检,重点检查阳极连接稳定性和接地电阻。
高温 / 低温环境(>60℃或 <-20℃):每 3 个月巡检 1 次,关注极端温度对阳极材质(如涂层脱落、基体脆裂)的影响。
二、高盐环境中阳极结垢清理标准与未及时清理的后果
1. 结垢清理标准
高盐环境中,阳极表面易形成碳酸钙、氢氧化镁等硬质垢层,清理需遵循 “按需清理、不损伤阳极本体” 原则,具体标准如下:
垢层厚度标准:用涂层测厚仪测量,垢层厚度1mm 时必须清理;对于 MMO 阳极,若垢层虽薄但已导致恒电位仪输出电压升高 30% 以上,也需清理。
清理后状态标准:阳极表面无明显附着垢层,露出基体或涂层本色;清理后测量阳极地床接地电阻,需恢复至初始值的 ±10% 以内;重启系统后,电流输出稳定,无异常衰减。
清理方式要求:优先采用高压水枪(压力 20~30MPa)冲洗,避免使用坚硬工具刮擦,防止损伤 MMO 阳极涂层或高硅铸铁阳极的钝化膜;若垢层坚硬,可搭配弱酸(5%~10% 柠檬酸溶液)浸泡 30~60 分钟后冲洗,浸泡后需用清水彻底冲洗残留酸液。
2. 清理不及时的后果
电流输出衰减甚至中断:垢层会增大电流传递阻力,导致外加电流系统实际输出到被保护金属的电流大幅下降,严重时完全阻断电流,引发欠保护,金属构筑物腐蚀速率急剧升高。
阳极加速损耗:垢层导致阳极表面电流分布不均,局部电流密度过大,会加速阳极基体或涂层的腐蚀消耗,MMO 阳极可能出现涂层脱落,高硅铸铁阳极钝化膜失效,大幅缩短阳极使用寿命(可能从设计的 20 年缩短至 5~8 年)。
电源设备过载损坏:为克服垢层阻力,恒电位仪会自动升高输出电压,长期超负荷运行会导致电源模块发热、元件老化,甚至引发短路、烧毁等故障,增加设备维修和更换成本。
杂散电流干扰加剧:电流无法正常传递时,会通过土壤向周边金属设施泄漏,形成杂散电流,导致周边市政管道、钢结构等加速腐蚀,引发安全隐患和运维纠纷。
保护电位失控:垢层影响电流传导的稳定性,会导致被保护金属的保护电位波动过大,可能出现局部过保护(引发氢脆)或欠保护(腐蚀加剧)并存的情况,无法达到预期防护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