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换到宽版

[原创] 防爆型测试桩的适用场景及选型要求是什么?

微信扫一扫到手机

随时看帖、分享到朋友圈

小编教你如何扫二维码>>
阅读:22 |   回复:0
 
发帖
38
精华
0
绿叶
67
小红花
23
[复制链接]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  发表于: 3小时前


防爆型测试桩的核心适用场景是存在易燃易爆介质的危险环境,选型需严格遵循防爆等级、环境适配性等核心要求


一、核心适用场景
防爆型测试桩的核心作用是避免检测过程中产生电火花,防止引燃周边易燃易爆介质,主要适配以下场景:
油气相关区域:原油 / 成品油储罐区、油气集输站场、加油站埋地管道、液化天然气(LNG)储罐周边、油气码头输油管道沿线。
化工生产区域:化工园区内的酸碱储罐区、溶剂储存区、反应釜周边管道、化工原料输送管网,尤其是涉及甲烷、乙烷、丙烷等可燃气体或甲醇、乙醇等易燃液体挥发的环境。
高浓度可燃粉尘环境:煤炭开采及储存区、面粉加工厂的原料储罐区、煤粉输送管道监测点,可燃粉尘达到爆炸浓度下限的场景。
其他危险环境:加油站卸油区、油气钻井平台附属管道、军工燃料储存区、制药厂易燃溶剂储罐周边,以及符合《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标准》(GB 50058)中 0 区、1 区、2 区(气体爆炸环境)或 20 区、21 区、22 区(粉尘爆炸环境)的区域。
这些场景的共性是存在易燃易爆气体、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,普通测试桩的电路工作时可能产生电火花,引发爆炸或火灾风险,必须使用防爆型产品隔离风险。
二、关键选型要求
1. 防爆等级必须达标
防爆等级是选型的核心指标,需根据环境的爆炸危险类别、区域等级匹配对应的防爆型式和等级:
气体爆炸环境(如油气罐区):优先选择隔爆型(Ex d)、增安型(Ex e)或本安型(Ex ia),等级需达到 ⅡB 级及以上(适配甲烷、丙烷等常见可燃气体),温度组别不低于 T4(最高表面温度≤135℃),避免高温引燃介质。1 区(长期或频繁出现可燃气体)优先本安型 + 安全栅组合,2 区(偶尔出现可燃气体)可选用隔爆型或增安型。
粉尘爆炸环境(如煤粉储存区):需选择粉尘防爆型(Ex tD),防护等级不低于 IP65,防止粉尘进入设备内部堆积引发爆炸,等级需匹配粉尘的点燃温度和爆炸级别(如 ⅡD 级适配多数可燃粉尘)。
需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:必须通过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认证,取得防爆合格证,证书需覆盖目标使用场景的危险区域等级。
2. 材质与结构适配环境腐蚀特性
材质选择:优先选用玻璃钢、316L 不锈钢或耐腐复合材质,这些材质在油气、化工介质环境中耐腐蚀性强,不会因腐蚀导致外壳破损,破坏防爆密封性能。避免使用普通碳钢(易锈蚀)、普通 PVC(机械强度低易破损)。
结构要求:外壳需采用全密封设计,无明显接缝或缝隙,防护等级不低于 IP66,防止易燃易爆介质、雨水、粉尘进入内部电路。接线口需配备防爆密封接头,线缆穿入后需压实密封,避免气体通过线缆通道渗入设备内部。
3. 电气参数与保护系统匹配
电压电流适配:额定电压需覆盖阴极保护系统的电位范围(常规 - 3V+3V,特殊场景可扩展至 ±5V),电流测量量程匹配系统输出电流(牺牲阳极系统选毫安级,外加电流系统选安培级),同时保证测量精度(电压≤0.5%、电流≤1%),不影响检测数据准确性。
电路安全设计:内部电路需采用本安电路设计(若为隔爆型需保证隔爆腔室强度),避免电路短路、过载时产生电火花或高温。智能型防爆测试桩的供电模块(如锂电池、太阳能供电)需具备过充、过放、短路保护功能,供电电压需与防爆等级匹配(通常为 12V 24V 本安电源)。
4. 安装与使用的合规要求
安装方式适配:需采用固定安装(如混凝土基座固定、法兰连接),避免移动式安装,防止碰撞导致外壳破损。安装位置需远离介质泄漏源(如储罐排污口、管道法兰接口),但需保证检测信号传输稳定,同时便于巡检操作。
标识与维护:设备外壳需清晰标注防爆等级、防爆合格证编号、温度组别等信息,便于合规检查。选型时需考虑维护便捷性,如可拆式防爆腔室(需保证拆卸后仍符合防爆要求),避免维护时破坏防爆结构。
5. 特殊场景强化要求
高湿度 / 盐雾环境(如沿海油气罐区):需选择防盐雾腐蚀的材质(如 316L 不锈钢 + 氟碳涂层),密封件采用耐老化橡胶(如氟橡胶),防止潮气渗入内部腐蚀电路。
低温 / 高温环境:需保证在极端温度(如 - 40℃~+60℃)下正常工作,外壳材质需耐低温脆裂、高温变形,内部电路需具备温度补偿功能,避免低温导致电池失效或高温引发电路故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