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换到宽版

[原创] 冬季低温环境下测试桩的防冻维护方法?

微信扫一扫到手机

随时看帖、分享到朋友圈

小编教你如何扫二维码>>
阅读:6 |   回复:0
 
发帖
63
精华
0
绿叶
94
小红花
33
[复制链接]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  发表于: 2小时前






冬季低温环境下测试桩防冻维护的核心是 “防结冰、防冻裂、保供电、稳性能”,针对低温导致的设备结冰、部件脆裂、电池衰减等问题,从防护、巡检、应急三个维度制定措施,以下详细介绍:
一、前期防冻防护:提前筑牢防护屏障
1. 桩体与外壳防护
外部保温包裹:用阻燃保温棉(厚度5cm)包裹测试桩主体,尤其是金属外壳和接线盒部位,外层再缠绕防水防腐胶带固定,避免保温层受潮结冰。
底部防雪防积水:在测试桩基础周围堆砌围堰(高度10cm),引导积雪融化后排水,避免积水浸泡桩体根部结冰,冻胀导致桩体倾斜。
接线盒密封强化:更换老化的密封胶圈,在盒盖缝隙处涂抹低温适配密封胶(耐温-30℃),防止冷空气进入导致内部凝露结冰,损坏端子和元器件。
2. 供电系统防冻(智能测试桩)
锂电池保温:将锂电池舱包裹保温棉,或加装低温加热片(带温控开关,温度低于 - 10℃自动启动),确保电池工作温度不低于 - 20℃,避免容量衰减或冻裂。
太阳能板防护:清理太阳能板表面积雪和结冰,避免遮挡影响充电;在面板边缘涂抹防冰涂料,减少结冰附着力;检查支架固定,防止积雪重压导致变形。
市电供电适配:更换耐低温电源适配器(工作温度范围 - 30~50℃),线路穿保温管敷设,避免导线因低温脆裂。
3. 参比电极防冻
深埋防护:将参比电极埋深增加至 0.8~1 米,避开表层冻土,利用深层土壤温度相对稳定的特点,防止电极内电解液结冰。
电解液优化:更换为低温型电解液(冰点-25℃),避免电解液结冰膨胀导致电极外壳破裂;定期检查电极密封,防止冷空气进入。
二、冬季巡检:加密频次,重点排查
1. 巡检周期调整
常规低温区(-10~0℃):每 1 个月巡检 1 次。
严寒区(-10℃):每 2 周巡检 1 次;遭遇暴雪、强寒潮后,3 天内完成专项巡检。
智能无线测试桩:远程监控数据传输状态,每周查看 1 次电池电压,低于 10.5V 时及时现场处理。
2. 巡检重点内容
外观与结构:检查保温层是否完好、有无结冰,桩体是否因冻胀倾斜;清理桩体周边积雪,避免积雪压迫桩体或渗入接线盒。
供电系统:测量锂电池电压(正常范围 12V±0.5V),若电压偏低,及时补充充电或更换电池;检查太阳能板是否结冰、有无破损。
内部元器件:打开接线盒(快速操作,避免长时间暴露),检查端子有无凝露、结冰,元器件表面是否结霜;用干布擦拭冰霜,确保接触良好。
参比电极:测量电位数据,若数据波动大或偏离历史值,检查电极是否结冰失效,必要时临时更换备用电极。
三、应急处理:快速解决低温故障
1. 结冰处理
外壳 / 接线盒结冰:用温毛巾(40℃左右,禁止用开水或高温工具)热敷融化,避免高温导致塑料部件变形、密封胶失效;融化后擦干水分,重新加固保温层和密封。
参比电极结冰:若电极内电解液结冰,先将电极周围土壤松土,覆盖保温棉,待自然解冻后测量数据;若解冻后数据仍异常,直接更换电极。
2. 部件冻裂处理
导线冻裂:切断破损部分,重新剥线压接铜鼻子,用防水绝缘胶带 + 热缩管双重防护,外层包裹保温层。
电池 / 元器件冻裂:立即更换同型号耐低温部件(电池选用 - 40℃低温锂电池,元器件选用宽温型),更换后做好保温防护,避免再次冻损。
3. 数据异常处理
数据中断:优先检查电池电压和通信模块,若因低温导致模块休眠,重启设备并加热保温;若模块损坏,更换耐低温通信模块。
电位漂移:排除参比电极结冰后,重新校准数据;若漂移持续,检查采集模块是否因低温精度下降,临时启用手动测量,待气温回升后检修模块。
四、长效预防:优化设备适配性
元器件升级:将普通元器件更换为宽温型(工作温度 - 40~60℃),尤其是采集模块、通信模块和电池,从源头提升防冻能力。
结构改造:在测试桩接线盒内加装微型温控器和加热片,设定温度低于 - 5℃时自动启动加热,避免内部结冰。
选址优化:新建测试桩避开低洼易积水、易积雪区域,选择地势较高、向阳背风的位置,减少低温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