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场景和维护重点有明显区别,核心是匹配场景特性、聚焦关键风险点管控。
一、电力尾缆(传输电力,多为铜芯,带绝缘 / 屏蔽层)
1. 使用场景
主要用于电力设备与线路的连接,如变压器、开关柜、发电机的引出线,工业设备供电接口。
适配场景需关注电压等级,低压(≤1kV)多用于民用 / 小型设备,高压(≥10kV)用于工业高压设备,同时避开高温、潮湿、化学腐蚀环境。
2. 维护重点
定期检测绝缘性能,用绝缘电阻表测量芯线间及芯线与屏蔽层电阻,低压尾缆需≥100MΩ,高压尾缆需≥500MΩ,避免绝缘破损引发漏电。
检查外皮是否有老化、开裂、腐蚀痕迹,尤其户外或工业环境,需及时处理破损处,必要时包裹防护套。
紧固接头螺栓,防止因振动导致松动,产生接触电阻过大引发发热,定期用红外测温仪检测接头温度,超过环境温度 50℃需停机处理。
避免过度拉扯或挤压,防止铜芯断股,巡检时重点查看弯曲处和固定点的线缆状态。
二、通信尾缆(传输电信号,多为铜芯双绞线 / 同轴电缆)
1. 使用场景
用于通信设备间的信号连接,如交换机、路由器、基站与终端设备的接口,安防监控摄像头的信号传输。
双绞线多用于近距离低速传输(如局域网),同轴电缆用于中距离高频信号传输(如有线电视信号),需避开强电磁干扰区域(如高压线缆旁)。
2. 维护重点
检测信号传输质量,用网络测试仪测量衰减、串扰指标,确保无信号失真或中断,衰减值需控制在设备额定范围(通常≤0.5dB/100m)。
清洁接头(如 RJ45、BNC 接头),去除灰尘和氧化层,避免接触不良导致信号波动,定期检查接头插拔是否牢固。
避免线缆过度弯曲或扭曲,双绞线弯曲半径不小于线缆直径 8 倍,同轴电缆不小于 10 倍,防止芯线与屏蔽层接触短路。
户外使用时需做好防水防护,接头处缠绕防水胶带或安装防水盒,防止雨水渗入导致信号故障。
三、光纤尾缆(传输光信号,芯线为石英玻璃,外层有涂覆层 / 护套)
1. 使用场景
用于光通信设备的信号连接,如光模块、光交换机、光纤传感器的接口,长途通信、数据中心的高速信号传输。
单模光纤多用于长距离高速传输(如≥10km),多模光纤用于短距离传输(如≤2km),需避免剧烈振动和挤压导致纤芯断裂。
2. 维护重点
检测光性能指标,用光功率计测量衰减、回波损耗,单模光纤衰减≤0.3dB/km,回波损耗≥40dB,多模光纤衰减≤2.5dB/km,回波损耗≥20dB。
清洁光纤端面,用专用清洁纸蘸无水酒精擦拭,避免灰尘或污渍导致光信号反射,影响传输质量。
严格控制弯曲半径,单模光纤不小于 15 倍线缆直径,多模光纤不小于 10 倍,禁止徒手弯折纤芯部位,防止纤芯微裂。
接头(如 FC、SC、LC)需保持锁定状态,避免松动导致光功率损耗,定期检查护套是否有破损,防止潮气侵入腐蚀纤芯。